落木赋悲叹,萧萧总成愁

“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”,这两句千古名句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《泊秦淮》,描绘了一幅秋末冬初苍凉萧瑟的景象。无边无际的落叶随风飘舞,发出萧索的声响;奔腾不息的长江水浩浩荡荡,昼夜不停地流淌。这两...

“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”,这两句千古名句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《泊秦淮》,描绘了一幅秋末冬初苍凉萧瑟的景象。无边无际的落叶随风飘舞,发出萧索的声响;奔腾不息的长江水浩浩荡荡,昼夜不停地流淌。这两句诗寄托了诗人无限的感伤和怀古之情,成为华夏诗坛上经久不衰的经典名篇。

萧瑟秋意

落木赋悲叹,萧萧总成愁

萧萧落叶是秋天的象征,它代表着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凋零。“无边落木”一词勾勒出一幅满目枯黄的景象,令人不禁心生悲凉。杜牧用“萧萧”二字形容落叶的声音,更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意,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。

浩渺长江

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,它奔流不息,气势磅礴。杜牧用“不尽”二字形容长江之水,既突出了长江之水浩瀚无边,又暗示着时间之流永不停歇。滚滚长江西去,承载着历史的兴衰沉浮,也冲刷着诗人内心的感伤。

时空交错

“无边落木萧萧下”与“不尽长江滚滚来”这两句诗,既描绘了眼前之景,也暗示着历史之流。落叶萧萧,象征着时光的流逝;长江滚滚,象征着历史的长河。诗人将眼前之景与历史之流交织在一起,营造了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,引发读者对人生、时间和历史的思考。

伤逝之情

面对满目萧索的秋景和奔腾不息的长江水,诗人内心不禁生出伤逝之情。落叶萧萧,代表着逝去的时光和消逝的生命;长江滚滚,代表着永不停歇的时间之流。诗人站在历史长河的岸边,回望过去,感怀自己的经历和世事的变迁,不禁心生感慨。

家国情怀

杜牧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,他的一生都怀揣着远大的抱负。仕途上的坎坷和国家的衰落,让他常常感到失意和彷徨。在《泊秦淮》这首诗中,诗人借景抒情,通过描写秋日萧瑟的景象,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。

孤独寂寞

在萧瑟的秋风中,面对滚滚东去的长江,诗人感到无比的孤独和寂寞。落叶纷飞,无处寄托;长江水逝,有去无回。诗人身处异乡,漂泊无依,前路漫漫,不知归期。这种孤独寂寞之情,在《泊秦淮》这首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
历史兴衰

长江滚滚东流,见证了历史的兴衰沉浮。诗人在赏景的也不禁联想到自己所处的时代。晚唐时期,国家衰落,战乱不断,人民流离失所。诗人通过对萧瑟秋景的描写,寄托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和平盛世的渴望。

生命无常

落叶的生命是短暂的,它随风飘零,很快就会消逝在无垠的秋风中。长江之水也是无常的,它奔流不息,永不停歇。诗人通过描写落叶和长江,暗示了生命和时间的无常。人生苦短,时光易逝,诗人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,把握当下。

苍凉悲壮

“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”这两句诗,洋溢着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。落叶萧萧,长江滚滚,都是自然界的壮丽景象,但诗人却从中学到了人生的道理。时光飞逝,生命无常,国家兴衰,都让人感到悲壮。诗人在苍凉悲壮之中,表达了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感悟。

意境深远

《泊秦淮》这首诗的意境深远,耐人寻味。诗人通过对秋日萧瑟景象的描写,寄托了无限的感伤和怀古之情。落叶、长江、时光、生命、国家,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,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,引发读者的无限遐想。

语言精炼

杜牧的诗歌语言精炼,意象丰富。他在《泊秦淮》这首诗中,仅用寥寥数语,就勾勒出了一幅壮丽的秋日图景。诗中的“无边”、“萧萧”、“不尽”、“滚滚”等词语,都是极具表现力的形容词,准确地描绘出了落叶和长江的形态和动态。

音律和谐

《泊秦淮》这首诗的音律和谐,琅琅上口。诗中多用仄声字,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。诗人还采用了对偶的手法,使诗歌更加整齐悦耳。这些音律上的技巧,使这首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吟诵性。

艺术成就

《泊秦淮》是杜牧的代表作之一,也是唐诗中的经典名篇。这首诗语言精炼,意境深远,音律和谐,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。诗中所描绘的秋日萧瑟景象和诗人所表达的感伤怀古之情,引起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共鸣。

后世影响

《泊秦淮》这首诗流传千古,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后世的许多诗人、词人在他们的作品中,都引用或化用了《泊秦淮》中的名句。例如,宋代词人苏轼在《水调歌头·寄子由》中写道:“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万里西风今又起,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。”这些引用和化用,都证明了《泊秦淮》这首诗在华夏诗坛上的崇高地位。

上一篇:16公分优质马褂木价格行情 实惠采购一手货源
下一篇:木半夏可以泡酒吗、木半夏入酒,药香沁人心扉

为您推荐